2021辽宁三支一扶考试频道为考生提供新鲜全面的备考资料,助力考生迅速备考。
1.我国许多诗词歌赋中有描写月相的句子,从诗句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可知,诗人当时看到的是什么月亮?
A.新月 B.满月 C.上弦 D.下弦
2.我国测量海拔是以________平均海平面作为零点。
A.渤海 B.黄海 C.东海 D.南海
3.“大禹治水”的故事家喻户晓,大禹治理的________流域的洪水。
A.长江 B.黄河 C.淮河 D.松花江
4.我国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始于:
A.三皇五帝时期 B.夏朝 C.商朝 D.春秋战国
5.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相传由孔子编订而成。《诗经》分为风、雅、颂三部分,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,叫“十五国风”。孔子在编订《诗经》时不选赵国诗歌的原因是:
A.赵国偏远,孔子不曾到过 B.赵国和鲁国在当时是敌对国家
C.孔子游说赵国时,赵王对孔子无礼 D.当时诸侯国没有赵国
1.【答案】B。解析: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《生查子·元夕》,是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。因此描写的是满月时的月亮,故本题答案为B。
2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我国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—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,并推测得青岛观象山上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.260m。我国各地面点的海拔,均指由黄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。故本题选B。
3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。大禹治水讲的是,三皇五帝时期,黄河泛滥,鲧、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、舜二帝,任崇伯和夏伯,负责治水。大禹率领民众,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,最终获得了胜利。所以大禹治理的是黄河的洪水。故本题选B。
4.【答案】C。解析: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史。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。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,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。故本题选C。
5.【答案】D。解析:公元前403年,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,周王室封三家为诸侯立国。孔子生活的年代赵国还没有立国,因此他编订的《诗经》里没有赵国的诗歌。故本题选D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